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2026-2030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方向。文件多处提及与仪器行业紧密相关的发展战略,为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和发展机遇。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高端仪器位列其中
《建议》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部分明确提出,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包括高端仪器在内的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这凸显了高端仪器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地位,意味着未来国家资源将更集中地投向高端仪器领域的研发突破,解决该领域长期存在的“卡脖子”难题,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水平。
科研基础设施投入加大 直接拉动科学仪器市场
《建议》提出要“强化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统筹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并“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科研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试平台的建设与升级,将直接带动对科研级分析仪器、计量设备、实验装置等的采购与更新需求。科学仪器作为科研活动的基石,将受益于国家在科研基础设施领域的持续投入。
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 催生智能化、高端化需求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部分,《建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同时,要求推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仪器仪表作是实现智能化、数字化不可或缺的基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然对高端、智能、在线监测等仪器设备产生巨大需求,为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多领域协同发展 拓展仪器应用场景
《建议》提出多个重点发展方向,为仪器行业开辟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等领域的创新研发与产业化,均离不开先进的检测分析、计量测试和过程控制仪器作为基础支撑。同时,美丽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对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将稳定并扩大环境监测仪器的市场需求。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预示着智能传感器、高精度数据采集设备以及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仪器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在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背景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以及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将持续带动生命科学仪器、医疗诊断设备及相关分析仪器的技术升级与市场增长。
创新体系与产业生态构建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建议》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更多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同时,提出要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这对于仪器行业,尤其是众多致力于技术创新的中小型和专精特新企业而言,是明确的利好信号。政策导向将鼓励仪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在创新生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从被列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到与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低碳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仪器行业在“十五五”规划中被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和更重要的使命。面对这一系列政策机遇,仪器行业需紧抓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求,聚焦高端突破,加强融合创新,以期在“十五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316号8号楼

